转变医院评审理念 注重质量持续改进
卫生部医疗服务监管司 周军
当前,《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和《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实施细则》均已颁布,新一轮医院评审工作已经拉开序幕,本次评审坚持“政府主导、分级负责、社会参与、公平公正”的原则和“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重在内涵”的方针,围绕“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积极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的医院评审评价体系,以医疗品质、医疗服务成效和病人满意度作为评审的重点,将医改任务完成情况作为重要指标,使医疗机构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质量与安全的持续改进上来。
一是要加强指标体系建设,完善评审评价工作。更好地发挥评审评价这根指挥棒的作用,一个很重要的要求就是我们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助十分类指导、公正评价。我们已经初步构建了评审指标体系,并进一步梳理这些指标在评价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要既能科学评价、真正反映不同医院的实际质量水平,又能够使不同医院科学定位,确立自己的发展目标,调整发展方向,形成自身的特色,实现分级医疗。
二是要不断提高评价专业化水平。我国开展医院评价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做出了一定成绩,但必须看到我们的评价目前还处在专业化程度较低的阶段。今后,要加快完善医院评价的法律法规;加强评价专家的业务培训,提高专家的评价水平;加强评价机构自身建设,增强其研究、决策和实施评价工作能力。力求促进医院的健康持续发展,着力加强医院的功能定位、转变运营机制、提升运行效率、促进健康发展。
三是要将医院评审评价理解为持续循环的复杂系统工程。“围评价期”可分为评价前期、评价期和评价后期,强化评价前期的自建自评和坚持评价中、后期的以评促改和质量持续改进,则是真正构建医院管理长效机制和实现“全面质量管理”软着陆的有效模式和重要保证。探索实施多种评价方法,完善评审体系——包括“追踪方法学”在医院评价中的应用研究;引入DRGS加强医院日常监管与评价,建立第三方患者满意度调查工作的长效机制,搭建医疗服务信息平台,加强日常质控体系建设等方法。
四是要坚持周期性的评价制度,统筹实施各项评价。实践证明,作为医院日常工作的医疗活动,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特点,评价工作必须持之以恒地进行,必须坚持评价的定期化和制度化,通过定期性评价,真正牢固确立起质量是医院生命线、医疗是医院中心工作的意识,“以病人为中心”是医院的终极目标,真正建立起医院质量评价体系,保证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服务的不断提升。
新一轮医院评审工作开展时间还较短,并且医院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建立一套适合国情的医疗机构评审考核标准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例如,评审标准要更加规范化,实地考核内容要尽量客观而标准化,减少人为因素等。评审工作必须真正通过扎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促使医院完成评审及评审后的质量改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