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科于2013年9月11日接受了医院三甲复审内审评审员赵玉元、陈振国、芦国芳三位主任的评审。经过详细的材料查看、实地考察及问答等检查流程,对目前准备的相关材料及科室有关改进工作给出了肯定的评价,同时也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现就科室在此次内审工作准备中的有关经验和大家做如下分享。
1、态度和观念的转变
三甲复审事关医院长远发展,事关职工切身利益,事关群众健康福祉。只有每个人都认识到三甲复审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做到充分的动员和准备。三甲复审不是走过程,不是简单的工作检查,通过复审,可以有力促进我院各方面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医院的医疗质量才能上层次,整体管理才能上水平,综合实力才有竞争力。自医院动员会以来,科室认真学习了评审相关内容,强调评审的重要性及意义,实现了态度和观念上的转变,强调三甲复审的各方面工作将是医院以后可持续发展的工作重点。
2、工作准备
(1)工作分组
科室成立了以刘纯主任为核心的“迎三甲复审”工作组,副主任陈明负责协调落实相关具体工作。依据科室常规工作特点,分设治疗组、体外分析组、功能影像组三个工作小组,分别由现任医疗组长担任小组长;
(2)工作特点
1)全科动员,各组之间依据评审要求分头准备,不定期相互交流、沟通,工作划分到个人,实现集中管理,大家齐工作、共参与,人人有工作、有责任;
2)将准备工作穿插到日常工作中去,与常规工作紧密相连,适应并习惯三甲的标准工作要求,忙而不乱,形成了不做集中时间加班、加点工作的特点,只作短时的集中讨论、集中部署、集中验收;
3)不局限于院内,与省内、外相关医院加强沟通和交流,已经借鉴的经验有:浙江大学第二医院、河北省人民医院、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
(3)持续改进方法
按照医院培训要求,体现持续改进特点:
1)以前没有的材料,不补、不编,现在开始制定,从现在做起,就叫改进;
2)以前不足的材料,也不补、不编,保留原资料,现在重新修定,按新修订执行,更是改进;
3)自己有的,三甲复审没要求的,也根据具体工作特点,不断完善,不断改进,增加亮点,又是改进。
(4)科室特色
1)科室自2008年起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并编纂成册,至2013年8月按照三甲复审要求完成了第三版的修订(持续改进的体现)。起初是为了更好的应付上级有关部门的检查,逐渐发现它的存在不但大大减轻了工作压力,简化了相关工作流程,更提升了科室相关工作质量水平,由被动去做转换成工作要求主动去不断完善。打开它,科室整体工作流程便可及时得到了解,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更正。同时也成为科室一大特色和亮点,每次检查都得到有关部门的肯定和好评,包括国家及省市区部门检查,并借鉴相传。
2)狠抓体外分析检测质量控制,完整保存近年来实验室质控资料,包括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及室内质量控制资料。为了进一步提升实验室质量控制,在积极完善室内质控的同时,自2010年起主动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工作,并连续3年以优异成绩取得室间质评证书。
以上点滴经验仅供参考交流,不对之处,请批评指正。
为工作而作,为质量去尽心,为医院的明天而努力,三甲复审将会成为一支“强心剂”助推医院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