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糖尿病患者为什么应该戒烟限酒?
吸烟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显著增加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也加重下肢动脉硬化,使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变差,容易引起感染、溃疡、血栓,造成或加重下肢缺血。长期吸烟,还会加速微血管并发症的进展。糖尿病患者必须与香烟“彻底断交”。
糖尿病患者饮酒后低血糖发生的风险增加,且长期大量饮酒会引起血管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会进一步增加,还会引起酒精性脂肪肝或代谢性相关肝病,使血糖控制难度有所增加,同时也加速糖尿病的病程发展。
糖尿病患者喝酒时一定要注意适量,同时注意避免空腹饮酒。每次酒精摄入量,女性不超过15克,男性不超过25克,每周饮酒次数不超过2次。
7.越早使用胰岛素就能及早预防并发症吗?
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绝对缺乏在起病时就需要胰岛素治疗,且需终身替代。2型糖尿病患者当胰岛功能衰减到一定程度时也需要胰岛素治疗,是否需要胰岛素治疗首先需要专科医师进行评估。
胰岛素是一把双刃剑,胰岛素除了可引起低血糖、体重增加、注射部位脂肪增生或萎缩及过敏等副作用外,过量还可导致动脉硬化,甚至大剂量胰岛素使用或可增加癌症风险。患者在病程中某一阶段出现血糖过高、有感染、需要手术、肝肾功能差需要胰岛素治疗,但是否需要长期胰岛素的维持治疗,还需要结合个体化。
需要指出既不能因为恐惧抗拒使用胰岛素,耽误治疗时机,延误病情;也不能过度及过量使用胰岛素引发相关的不良反应。只有糖友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降糖药物及胰岛素,切勿随意增加或者减少胰岛素及停用胰岛素,导致相关的不良反应,平稳长期控制血糖达标,才能够远离糖尿病相关并发症。
8.糖尿病患者为什么要科学合理饮食?
有人错误地认为饮食控制等于不能吃、不能喝!也有人认为饮食控制无所谓,可以大吃大喝!科学饮食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需要注意:
主食是最经济、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应适量,粗细搭配。不建议糖友不吃主食,每日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宜为45%-60%。
脂肪是糖友必需的营养物质,但过多摄入饱和脂肪会产生过多的能量,因此脂肪量要限制,脂肪占全日总能量的25%~30%。控制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如蛋糕、披萨、汉堡、饼干、奶油面包、巧克力、速溶咖啡等食品。
注重蛋白质的摄入量,摄入量过高会增加肾脏负担,建议蛋白质占全日总能量的10%~15%,其中植物蛋白及动物蛋白各占50%。烹调应少油少盐,选择蒸、煮、炖、焖等烹调方式。
糖友们在血糖控制比较理想的情况下可适量吃水果,如苹果、梨、桔子、桃、草莓等,建议选择在两餐之间,少量多餐。
糖尿病患者没有严格的忌口,需要科学合理饮食,应做到食物种类多样化,合理搭配;谷薯类、菜果类、肉蛋奶豆类、油脂类均不可缺,合理搭配粗细粮及荤素食,勿挑食、勿偏食。
9.血糖控制到多少算达标,哪些检测能反映控制水平?
反映血糖控制情况的指标包括三餐前后及夜间血糖检测,还有能够反映近三个月血糖控制平均水平的糖化血红蛋白。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个性化监测,需要注意的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及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晚期肿瘤患者、肝硬化晚期、肾衰竭患者血糖控制不易过严,血糖控制可以根据病情参考下表。
文图|内分泌科 李琼 尹鸿涛 刘进进 牛强龙
编辑|党委宣传部 刘丽君 樊凯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