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公众对急性心肌梗死严重性与防治重要性的认知,普及急性心梗的规范化救治流程,我国于2014年成立了“心梗救治日”,确定每年的11月20日为“中国1120心梗救治日”。2022年11月20日是我国第9个“中国心梗救治日”,今年的主题是“心梗拨打120,胸痛中心快救命”。
“1120”有两个寓意:一是“有胸痛,我要拨打120”,即胸痛是心梗发作的标志性症状,急性心梗发生后要立即拨打120;二是“心梗救治,争取黄金120分钟”,即急性心梗从发病到开通梗死血管如能在120分钟内完成,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当前,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升高,并呈现年轻化趋势。据2022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推算,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为3.3亿,占我国疾病死亡率第一位,且仍处于上升阶段。心肌梗死作为最主要的心血管病之一,堪称是人类心血管疾病中的“头号杀手”。
临床统计中,我国每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大约100万人,在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罹患心血管疾病,每13个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就有1人是心肌梗死,每37秒就有1人死于急性心梗。而目前社会公众对心梗救治知识的了解严重不足,导致了许多心梗病人未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正确的救治。
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各地纷纷设立胸痛中心,这是一种全新的工作模式,胸痛病人可直接进入绿色通道,通过急救系统、急诊科、心内科、影像科等多学科的合作,优化资源利用,采用快速、标准化的诊断流程,为胸痛患者提供更快、更准确的评估并进行及时、合理的治疗,胸痛中心体系的建设可以有效降低这些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于2017年牵头成立甘肃省胸痛中心联盟,积极在全省推进胸痛中心建设,2020年成为甘肃省胸痛专业质控中心挂靠单位,截至2022年10月全省共有70家医院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全国排名第16位),每百万人口胸痛中心数量2.7家(全国排名第2位),覆盖13个地州市,县域医疗覆盖率65.6%。2022年开始积极推进胸痛救治单元建设,把急性胸痛患者的早期规范化诊断及治疗策略普及到一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目前全省已有8家卫生院(白银5家,武威3家)通过胸痛救治单元验收。从实践应用和临床研究证明,以胸痛中心为抓手建设急性心梗区域救治网络对于省域内心血管疾病的规范化诊疗、医疗资源合理统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价值,为越来越多患者提供多重获益。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以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国家心血管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心血管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心血管病专科护理及技术培训示范基地、国家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基地、省心脏临床医学中心、省心血管疾病重点实验室为平台,为全省各级医院培养心血管专科人才,同时作为全省心血管介入质控中心、胸痛专业质控中心,督促各级医院开展心血管疾病规范化诊疗。在2022年9月1日至11月20日期间,严格按照疫情联防联控要求,持续开展急性胸痛患者救治工作,完成各类心血管介入手术1308台,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259台,开通互联网医院10天免费线上诊疗100余例患者。
文图|心内科 赵存瑞 梁燕
编辑|党委宣传部 刘丽君 樊凯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