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春节长假过后,上班第二天就开始出现了头晕症状,全身乏力,也不想吃饭。
医生告诉小豆,引起头晕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耳源性疾病、高血压、脑供血不足、颈椎病等。因为冬春之交气温变化较大,温度的变化容易导致血管痉挛,从而诱发头晕症状,可能还常常伴有头痛、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等多种不适症状。在排除器质性疾病之后,就需要考虑精神心理方面的因素了,医生提示小豆回忆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
小豆平时生活比较规律,但在春节长假期间酣畅淋漓地“放松”了几天,不是大快朵颐,就是宅在家里上网、刷剧,经常刷到半夜三四点才睡,一觉睡到中午。
通过小豆的描述,医生得出了结论:这种长假之后的头晕,很可能与假期生活不规律有关。大吃大喝、晚睡晚起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了生物节律紊乱、体能和精力透支,影响生理代偿和心理调节能力,从而诱发身心适应能力下降,并产生一系列身心症状。所以小豆的情况是大名鼎鼎的“假期综合症”。
假期综合症的症状并不限于抗拒工作、焦虑、情绪低落、失眠等常见症状,还可以有头晕、恶心、厌食、神经衰弱等症状。虽然名字中带个“症”字,但假期综合症只是一种亚健康状态,不算疾病。大多数人调节一下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就能恢复。
医生传授给小豆五招,告诉她,只要回家照做,很快就能“满血复活”了。
第一招:未雨绸缪,松弛有度
长假以放松为主,参加社交和娱乐活动应有所节制,保持规律的起居。长假结束前建议预留1-2天“缓冲”时间用以恢复精力和体能,如有必要,可以列出备忘清单,以便休假和工作科学衔接、平稳过渡。
第二招:放松身心,规律作息
上班后,要注意合理放松身心,如适时午休、聆听轻音乐等。同时,合理安排生活起居,避免熬夜,保持早睡早起,尽快把生物钟调整为健康状态。睡前可以用热水泡脚,消除疲惫;或者在睡前冥想,放松自己的身体,清空大脑,拥有一个高质量的睡眠。工作中要合理安排工作节奏,避免日程安排过满一时难以适应。
第三招:清淡饮食、减糖减油
长假期间难免会摄入太多高能量食物,加重肠胃负担。节后,要及时调整饮食结构,避免继续无节制地“火上浇油”。要定时、定量进食,注意营养搭配,多食用新鲜蔬果。
第四招:自我调节、舒缓压力
进行一些舒缓的运动,比如散步、慢跑、瑜伽等,能够增强肌肉与神经的相互作用,舒缓持续性的神经兴奋与紧张感,助力集中注意力,积极投入工作。(温馨提示:特殊时期,刚刚“阳康”的朋友一定不要剧烈运动。)
第五招:增加交流,适当倾诉
倾诉是一种很好的缓解精神压力的方法,临床实践证明很多精神方面的困扰都可以通过倾诉得到缓解。如果假日综合症真的让你沮丧不堪,不要害怕,不妨找个人倾诉一下,家人、死党、闺蜜,或者健康护理的专业人士都是很好的倾诉对象。
文|神经内科 王颖
编辑|党委宣传部 刘洁 樊凯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