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科研:
一、准分子激光手术介绍:
(一)角膜屈光手术的的发展:
飞秒
激光
(FS-LASIK)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
下角膜磨镶术(LASEK)
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 )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
(二)准分子激光手术适应人群
1 、病人本人有摘眼镜的需求;
2、 年龄满18周岁以上;
3、 近两年屈光度稳定,其发展速度每年不大于0.50D;
4、 矫正屈光度范围(近视150-1200度;远视 100-600度;散光不超过600度);
5、 双眼屈光度不等的屈光参差者;
6、 配戴角膜接触镜者(软镜应停戴1-2周,硬镜停戴2-3周,注:视角膜形态、厚度及角膜上皮恢复情况而定);
7 、角膜厚度大于450μm;;
8 、眼部检查无活动性眼病者。
(三)术前检查项目
1.视力检查;
2.屈光度;
3.眼压检查;
4.角膜地形图检查;
5.眼前段检查;
6.眼底检查;
7.角膜厚度测量等。
(五)飞秒激光、准分子激光术中配合
飞秒激光术中要求患者术眼平视正上方,负压吸引过程中会出现一过性的黑蒙,请保持眼球不动,术中保持平静,身体放松。
准分子激光术中术眼注视上方闪烁绿灯、保持眼球不动,术中由于角膜组织被气化后,对光的折射发生改变,绿灯会逐渐模糊不清,但患者固视绿灯方位保持不变是非常重要的。手术中能听到激光脉冲发出的声音,且会闻到组织烧焦的味道,这都是正常的手术过程。
(六)准分子激光术后注意事项
●带眼罩第二天复检时,根据医嘱点眼药。
●保持充足睡眠不用力揉眼,避免异物入眼内。
●尽量少看电脑、书报等防止用眼过度和疲劳。
●一周内不吃刺激性食物,化妆洗头要小心。
●外出光线较强或风沙较大时,宜戴太阳镜。
●一月内不宜游泳。
FS-LASIK(飞秒激光)手术示例
SHAPE \* MERGEFORMAT
不适合准分子激光手术的患者
可选择ICL/TICL植入式眼内接触镜
手术屈光度范围:-2.50DS~-25.00DS
二、论文和科研成果:
发表的主要论文:
1.一次性打火机爆炸致眼部损伤,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0,22(4):569,
2.无环鸟苷联合干扰素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兰州医学院学报,2000,26(2):32-33
3.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美中国际眼科杂志,2001,1(1):44-46
4.不同术式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疗效比较,眼科新进展,2001,21(5):封底
5.青光眼术后颞侧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2,24(1):49-50
6.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5,27(4):P271-273(第一作者)
7.骨形态发生蛋白-2及转化生长因子-β2在大鼠角膜成长过程中的表达,兰大学报医学版,2008,34(3)
8. 骨形态发生蛋白-7在大鼠角膜碱烧伤修复过程中的表达,兰大学报医学版,2009,35(3)
9. BMP在角膜碱烧伤愈合过程的表达,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2008世界眼科大会交流
10.《病历与处方书写规范》眼科章节,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参与编写
11.《汉英临床医学词汇》眼科章节,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参与编写
12.激光治疗泪道阻塞临床分析,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5,27(6):
13. 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正常大鼠角膜成长过程中的表达,眼科研究,2006,34(4)
14. 骨形态发生蛋白及其在眼科方面的研究,兰大学报医学版,2006,32(4)
15.
Regulation of endoch -ondral ossification by osteogenic growth peptide
C-terminal pentapeptide [OGP(10-14) ]. Protein
& Peptide Letters 2009,16
16. 鼠角膜TRAIL mRNA表达与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6,28(3)
17. 碱烧伤角膜移植术后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变化的实验研究,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6,28(7)
18. 骨形成蛋白受体IA在早期2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表达,中华眼底病杂志,2008,24(4)
19.
BMPR-IA在实验性大鼠角膜损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8,30(3)
科研成果:
1.表麻下小切口、无缝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在高度近视白内障中的临床应用, 2004年7月获2002-2003年度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
2.角膜碱烧伤的免疫损伤机制及治疗研究—骨形态蛋白在碱烧伤大鼠角膜创伤修复过程的实验研究,获2009年度兰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3羊膜移植及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评价及效应机制研究,获2009年度甘肃省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
4.碱烧伤角膜移植术后TNF-α 含量变化的实验研究,获2009年度甘肃省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
5.实验性糖尿病白内障发病机理及防治的研究,获1995-1996年度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
6.高海拔地区LASIK手术角膜刀负压系统的改良,获2003年度甘肃省康复医学一等奖。
7.表面麻醉下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可行性研究,获2004年度甘肃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
8.自选课题《骨形态蛋白-2在正常大鼠角膜成长过程的实验研究》于2008年6月通过省科委鉴定,成果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9. 兰大医学基金资助项目(LZUYX200720)《骨形态蛋白受体在大鼠角膜损愈合复过程中的定位及表达变化》。
2012年举办了甘肃省第三届视光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