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室创建与历史沿革
兰大一院呼吸科原为兰医一院内科呼吸组,自1954年兰医一院建院时即成为内科的重点专业。八十年代已经成为兰州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专业,现在是博士研究生培养点。1996年独立为二级临床科室,设置床位25张。2000年被评为甘肃省卫生厅的重点学科,并历经多次复评。目前床位扩展至48张。四十多年来,在各级党政部门的领导下,在广大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呼吸科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卓然成绩,尤其近年来在非典、甲流、禽流感等传染病危重病人救治方面做出了贡献,专业综合实力强,学科带头人在本专业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威望,业务水平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
二、科室人员结构
科室现有医生医技护26人,其中医生中博士3人,硕士5人,正高2人,副高4人,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2人;医技护理人员中中副高1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12人,护理队伍均为本科学历。科室人员技术力量雄厚,结构合理。
全专业共有5人参加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举办的GCP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4人参加甘肃省GCP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参加院内GCP培训15人次。科室人员技术力量雄厚,结构合理。列表如下:
三、专业负责人介绍:
岳红梅:女,1963年12月生,华西医科大学六年制本科毕业,四年制硕士研究生毕业,主任医师,兰州大学教授,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生导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呼吸科主任,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副主任,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555”创新人才,甘肃省卫生厅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任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医师协会呼吸分会副会长、常务理事;甘肃省睡眠研究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甘肃省防涝协会副会长、常务理事;甘肃省医学会结核与呼吸专业委员会秘书;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特约编委;国际呼吸杂志编委,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审稿专家。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二次,甘肃医学科技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二次。
四、试验专业条件与设施
科室创建时拥有床位25张,目前根据临床需要床位增加至48张。目前科室设备齐全,配备有美国MEDGAPHICS公司生产的大型肺功能测定仪、美国伟康公司生产的POLYWIN多导睡眠监测系统及便携式睡眠监测系统、日本PENTAX公司的EMP-1000型电子纤维支气管镜成像系统、日本OLYMPUS内科胸腔镜、德国爱尔博内镜下氩气刀冷冻刀治疗系统、美国PB840有创呼吸机及BIPAP、CPAP等多种型号的无创呼吸机及血气分析仪、可满足呼吸系统各种常见及疑难病症的诊治及急诊抢救需要。另还设有重症监护病房,以便抢救急重症患者。
年门诊患者近万余人。急慢性支气管感染、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脓肿、支气管扩张、肺结核、支气管肺癌、支气管哮喘、肺间质纤维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等均为我科常见病,可以满足临床药物观察需要。
我科设有受试者专用接待室及试验药品专用存放室。
五、药物临床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近年来,制定并完善呼吸专业药物临床试验管理制度、职责、急救预案、和标准操作规程和质量保证体系,共计60项。
六、本专业开展临床药物试验情况
目前为止,科室承担和完成的临床试验任务有29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