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室创建及历史沿革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始建于1977年,与神经外科在同一病区,统称为脑系科。第一任科主任是神经外科主任医师严炎,第二任科主任是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常大权,第三任科主任是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张天龄,第四任科主任是主任医师李大中,第五任科主任是主任医师刘宁,目前科主任是主任医师陈军。于1987年成立我省首家神经心理研究室,对数千例患者进行智力、人格、焦虑及抑郁状态的测试。于1978年成立脑电图室,于1989年成立甘肃省首家脑脊液细胞学研究室。2002年7月神经内科从脑系科中分出。历经近20余年的艰苦创业,多位神经科专家的努力,目前神经内科无论学科规模、科研水平、人员结构、医疗教学均取得巨大变化。
二、科室人员结构
目前我科拥有一流的老、中、青专业技术人才。现有医、技、护人员33人。其中主任医师(教授)2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3人,主治医师4人,康复医师1人,住院医师2人,技术员2人。护理人员19人。还拥有可以进行脑血管疾病教育的专科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科室下设脑电图室、脑超声多普勒室。全科共有11人参加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举办的GCP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7人参加院内GCP培训。
三、专业负责人简介
陈军,男,1965年10月16日出生,汉族,天津籍,中共党员。1990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医学系(原兰州医学院医疗系),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工作经历:1990年7月分配到兰大一院(原兰医一院)神经内科任住院医师。1996年10月取得神经内科主治医师资格。2002年11月取得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资格。2003年01月被聘为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2003年10月取得兰州大学(原兰州医学院)神经病学副教授资格。2002年被任命为兰州大学(原兰州医学院)神经学教研室主任。2009年8月取得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资格。2010年2月被聘为神经内科主任医师。2011被聘为神经内科主任、兰州大学神经病学教研室主任。2012年11月兼任兰大一院东岗院区神经内科主任。1992年06月08日~1992年06月24日在北京协和医院举办的神经内科高级讲习班学习。1997年10月18日~1997年10月24日,在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举办的肌张力障碍及肉毒毒素治疗学习班。2000年1月-2001年1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进修学习一年。2011年10月24日-2011年10月29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举办的基于问题的学习(PBL)导师培训班。现专业技术职称: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副教授。行政职务:神经内科主任,神经病学教研室主任。长期从事神经内科专业临床及教学工作,能熟练诊治本专业的常见、疑难及危重病症。擅长治疗锥体外系疾病、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等。在省内率先开展A型肉毒毒素治疗局限性肌张力障碍性疾病和面肌痉挛,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填补了省内空白。2005年参加了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举办的GCP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完成多项药理实验。
荣誉称号
四、专业条件设施
1. 兰大一院神经内科拥有正式床位36张,东岗院区神经内科拥有床位33张。床位使用率、周转率,治愈好转率,始终达标,并名列前茅,脑血管病规范治疗的开展逐渐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了床位周转率,降低了患者的治疗总费用。
2.月均入院人数约为120余人,东岗分院月均入院人数约为80人。专科门诊月均人数1500余人次,收治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如:脑血管疾病(脑出血、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脊髓病变、癫痫、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脱髓鞘性疾病、神经免疫性疾病、锥体外系疾病及周围神经系统疾病以及神经内科少见和疑难疾病。
3.兰大一院神经内科专业具有完备的实验室设备,先进的检测手段;设有重症监护病房,拥有心电监护仪五台。
4.急救药品的储存和管理在护士长和相关责任护士的监督和指导下进行,严格执行三查七对,认真及时填写急救药品检查及储备明细表。抢救药品、器材应经常保持完好备用状态,每次抢救结束及时检查整理,清点补齐药品、器材的消耗量,并归还原定位置。做到:“四定”、“一及时”:(四定:定药材品种、数量;定时消毒更换消毒液;定药材摆放位置;定人定时检查管理。一及时:及时检查、维修),以便抢救急重症患者。
5.为满足药物临床试验要求,科室设立了专用的受试者接待室、试验用药品储藏室及试验相关资料储藏室、文件柜等。
五、本专业药物临床管理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
科室根据临床试验需要,制定各类药制度、人员职责、急救预案、标准操作规程,质量保证体系共计40余项。
六、本专业开展临床药物试验情况
目前为止,科室承担和完成的临床试验任务有11项。